僭君
拼音jiàn jūn
注音ㄐㄧㄢˋ ㄐㄩㄣ
繁体
基本解释
(1).越礼之君。《礼记·礼运》:“醆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 郑玄 注:“僭礼之君也。”
(2).指与正统王朝对立自立为帝为王者。 唐 刘知几 《史通·世家》:“ 梁 主勑撰《通史》,定为 吴 蜀 世家,持彼僭君,比诸列国,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规乎!”
基本含义
- 指擅自篡夺君主的位置或权力。
详细解释
- 僭君一词源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记载。在古代中国,君主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擅自篡夺君主的位置或权力都是罪大恶极的行为。因此,“僭君”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擅权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擅自篡夺他人权力或地位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政治演变中的篡权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职场中的权力斗争等。
故事起源
-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当时的太史公负责记录历史,他在自序中写到:“犹将僭君窃位,谁敢以告哉?”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君主被篡夺,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揭发这个罪行。后来,“僭君”一词就被用来形容擅自篡夺君主地位或权力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僭”表示擅自篡夺,宾语“君”表示君主的地位或权力。
例句
- 1. 他以权谋私,企图僭君篡位。2. 这个公司的老板被指控企图僭君,引起了一场巨大的权力斗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僭君”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擅自冒充君主,戴上君主的冠冕,然后被人揭穿,被众人唾弃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权力斗争相关的成语,如“篡位夺权”、“弄权妄为”等,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级里有一个同学总是想当班长,但他的方式很不正当,就像是要僭君一样。2. 初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古代皇帝的故事,其中有些皇帝因为想要僭君而被废黜。3. 高中生:在政治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权力斗争的案例,其中就包括了一些人企图僭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