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诸方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ūfāng

诸方

拼音zhū fāng

注音ㄓㄨ ㄈ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1).各地方。《晋书·何劭传》:“每诸方贡献,帝輒赐之,而观其占谢焉。”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志》:“诸方未游,佳城已望。”《新唐书·百官志二》:“大朝会,诸方起居,则受其表状。”
    (2).犹诸道。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3).别的方位;别的地方。《太平广记》卷二六四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见闻·韩伸》:“又或云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诸方纵人牵之不去。”《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僧辞,问云:‘学人到诸方,有人问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审如何祇对。’”

基本含义

  • 各个方面、各方人士

详细解释

  • 诸方意为各个方面或各方人士,表示多个方面或多个人的共同作用或参与。它强调了多方面的合作和参与,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事件或问题涉及到多方的利益或意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或多个人的情况。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可以用诸方来指称涉及到的各个合作伙伴;在政治决策中,可以用诸方来表示各方意见的综合。

故事起源

  • 诸方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一次名为“诸方之会”的盛大会议。这个会议是由晋国君主召集,邀请各个国家的贵族和智者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会议的目的是为了集思广益,听取各方的意见,从而达到更好地治理国家的目标。

成语结构

  • 主要由“诸”和“方”两个字组成,属于形容词短语。

例句

  • 1.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听取诸方的意见。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诸方的共同努力。3. 他是一位深谙政治的人,能够平衡各方的利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诸方”拆分为“诸”和“方”两个字来记忆。其中,“诸”可以理解为“众多”,表示多个;而“方”可以理解为“方面”,表示各个方面。因此,“诸方”可以理解为“众多方面”或“各个方面”。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诸方”相关的成语,如“诸多”、“诸如”等。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多方合作相关的成语,如“八方支援”、“三人成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诸方都参与了这次活动的筹备工作。2. 中学生:这个问题牵涉到了家长、老师和学生三方的利益,我们需要听取各方的意见。3. 大学生:这个研究项目需要跨学科合作,我们需要吸引诸方的专家参与进来。

拆字解意

诸方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