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偏救弊
拼音bǔ piān jiù b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bǔ piān jiù bì ㄅㄨˇ ㄆㄧㄢ ㄐㄧㄨˋ ㄅㄧˋ
补偏救弊(補偏救弊)
◎ 补偏救弊 bǔpiān-jiùbì
[remedy defects and rectify errors;rectify abuses] 弥补偏差,救治弊病。偏:偏差,不正确;弊:毛病,害处
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汉书·董仲舒传》
基本含义
- 纠正偏差,弥补缺陷,解决问题。
详细解释
- 补偏救弊是指在处理问题时,通过纠正偏差和弥补缺陷来解决问题。它强调了在解决问题时要全面考虑,不仅要纠正错误的方向,还要补充不足之处,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使用场景
- 补偏救弊常用于形容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补偏救弊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改善和提高现状。
故事起源
- 《孟子·告子上》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告子的人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告诉他,治理国家就像修筑房屋一样,如果有一块墙倾斜了,就要及时补偏救弊,不仅要纠正倾斜的方向,还要弥补墙体的不足,才能保证房屋的稳固。后来,这个故事就成为了“补偏救弊”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补偏救弊由三个词语组成,分别是“补”、“偏”和“救弊”。其中,“补”表示补充,弥补;“偏”表示偏差,错误;“救弊”表示解决问题。
例句
- 1.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补偏救弊,解决问题。2. 这个团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补偏救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补偏救弊”拆解成“补偏”和“救弊”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补偏”可以理解为补充偏差,而“救弊”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通过将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记忆图像,有助于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补偏救弊”相关的成语,如“补天浴日”、“救世济民”等,可以扩大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及时补偏救弊,才能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补偏救弊,以提高学习效果。3. 高中生:面对高考,我们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补偏救弊,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