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片瓦不留在词典中的解释
piànliú

片瓦不留

拼音piàn wǎ bù liú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piàn wǎ bù liú ㄆㄧㄢˋ ㄨㄚˇ ㄅㄨˋ ㄌㄧㄨˊ

    片瓦不留 

    同“ 片瓦无存 ”。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八九回:“臣闻武卫军中有大炮,若攻使馆,立即片瓦不留。”

基本含义

  • 形容毁灭得一干二净,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片瓦”指的是屋顶的瓦片,“不留”指的是没有留下来的意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场灾难或者战争过后,地方上一片狼藉,没有任何东西剩下来。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战争、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后,场景一片狼藉,没有任何东西留下来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战争。据传,宋朝时期,南宋与北方的金朝发生了多次战争。公元1127年,金朝攻陷了南宋首都汴京,南宋皇帝赵构被迫逃亡。当时,金军攻打汴京时,烈火烧毁了整个城市,连一块砖瓦都没有留下来,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宾语 + 状语

例句

  • 1. 那场地震过后,整个城市片瓦不留。2. 战争过后,村庄变成了一片狼藉,片瓦不留。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房子被烧毁后,只剩下一片空地,连一块砖瓦都没有留下来。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灾难相关的成语,如“一败涂地”、“无影无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地震过后,学校变得一片狼藉,片瓦不留。2. 初中生:这次战争过后,整个城市都被摧毁了,片瓦不留。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次战争,一些城市甚至被夷为平地,片瓦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