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备抵法在词典中的解释
bèi

备抵法

拼音bèi dǐ fǎ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什么是备抵法

    备抵法是期末在检查应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的前提下,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将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并相应转销应收款项的方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损失,则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坏账准备是指对应收账款预提的,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用来抵销,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详细解释



  •  备抵法核算的科目设置

    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应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坏账准备”科目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的备抵科目,其贷方反映坏账准备的计提数,借方反映坏账准备的转销数或收回的以前年度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会计期末时该科目如有余额一般为贷方余额,表示已计提但尚末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应特别注意,平时“坏账准备”科目年末一定为贷方余额,并且等于本年估计的坏账损失。

    坏账的确认

    一笔应收账款在什么时候才能被被确认为坏账,其条件通常是由会计准则或制度给出的。不论会计准则或制度如何变化,在会计实务中,坏账的确认都要遵循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尽量做到真实、准确、切合本单位的实际。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应将其确认为坏账:

    1、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2、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账款;

    3、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上述三个条件中的每一个条件都是充分条件,其中第3个条件是需要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的。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坏账损失的决定权在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

    坏账损失的核算

    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

    1、直接转销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不需要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关于直接转销法,我们还应掌握以下两个要点:第一,该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第二,在该法下,如果已冲销的应收账款以后又收回,应做两笔会计分录,即先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然后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备抵法

    备抵法是指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前,就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估计损失,并同时形成坏账准备,待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再冲减坏账准备。估计坏账损失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即符合前述的三个条件之一),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至于如何估计坏账损失,则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即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应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时,坏账准备的计提(即坏账损失的估计)分首次计提和以后年度计提两种情况。首次计提时,坏账准备提取数=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以后年度计提坏账准备时,可进一步分以下四种情况来掌握:

    (1)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 “坏账准备”年末余额(指坏账准备计提前的余额,下同),按差额补提坏账准备。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年末余额,按差额冲减坏账准备。

    (3)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不补提亦不冲减坏账准备,即不做会计处理。

    (4)年末计提前“坏账准备”出现借方余额,应按其借方余额与“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之和计提坏账准备。

    总之,在采用年末余额百分比法的情况下,始终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即当年坏账准备计提后,一定要保持“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计提比例”这一等式成立。此外,关于备抵法,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备抵法下的计提比例由公司自行确定;

    ②在预收账款登记在“应收账款”账户的情况下,计提坏账准备所依据的应收账款应剔除预收账款因素;

    ③应收票据不计提坏账准备,但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④年末余额百分比法要熟练掌握,因为它还是我们理解合并报表中内部应收账款及其坏账准备在跨年度抵销时的一个基础。

    备抵法的优点

    备抵法的优点是:

    1、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账损失及时计入费用,避免企业的虚盈实亏。

    2、在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使报表阅读者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3、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消除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有关于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⑴直接转销法

    ①实际发生损失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收账款

    ②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管理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⑵备抵法

    ①提取坏账准备金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②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基本含义

  • 用备用的方法或手段来应对问题或困难。

详细解释

  • 备抵法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由“备”、“抵”、“法”三个字组成。其中,“备”表示准备、预备,“抵”表示应对、对付,“法”表示方法、手段。备抵法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问题或困难时,采取备用的方法或手段来解决。

使用场景

  • 备抵法通常用于形容在某种情况下,采取备用的方法或手段来应对问题。它可以用于各种日常生活或工作场景中,比如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尝试备用的解决方案;在面对意外情况时,可以考虑备用的应对策略等。

故事起源

  • 备抵法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兵法。在古代战争中,将领们常常会制定备用的战略和战术,以备不时之需。这种备用的方法或手段就称为备抵法。

成语结构

  • 备抵法由三个汉字组成,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

  • 1.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我们需要有备抵法应对。2. 这个项目的计划已经出了问题,我们需要备用的解决方案,采取备抵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备抵法记忆为备用的方法或手段。通过将备用与方法或手段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备抵法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备抵法相关的成语,例如备而不用、抵死谏言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前备了很多备抵法,以备不时之需。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困难题目,我可以运用备抵法来解决。3. 高中生:在备考阶段,我会采取备抵法来应对各种考试压力。4. 大学生及以上:面对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我们需要有备抵法来应对各种挑战。

拆字解意

备抵法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