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律尺在词典中的解释
chǐ

律尺

拼音lǜ chǐ

注音ㄌㄩˋ ㄔ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用以制定乐律的度尺。以黄钟律的管长为准,以累黍为法。相传 黄帝 命 伶伦 造律之尺,一黍之纵长,命为一分,九分为一寸,共计八十一分为一尺,是为律尺。以黍粒横排,则百粒为一尺,相当于纵黍八十一粒。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初, 仁宗 命 李照 改定大乐……公上疏论律尺之法。”参阅 明 朱载堉 《律吕精义·审度》。

基本含义

  • 指按照规矩、标准办事,不偏不倚。

详细解释

  • 律尺是由“律”和“尺”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律指律法、规矩,尺指度量工具。律尺的基本含义是按照规矩、标准办事,不偏不倚。形容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偏不倚、不偏袒任何一方。

使用场景

  • 律尺常用于形容公正、严谨的态度和行为。可以用于形容法官、裁判员、公务员等职业的工作态度,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准则和原则。

故事起源

  • 律尺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律法非常重要,人们需要按照律法来处理纠纷和判决案件。而尺则是用来度量物体长度的工具,也是制定标准的依据。因此,律尺成语的起源是人们在处理事情时,需要依照规定的标准和法律来进行公正、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成语结构

  • 律尺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单独的词组成,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 1. 作为一名法官,他总是律尺公正,不偏不倚。2. 这家公司的管理非常严格,对员工的工作要求律尺严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律尺”想象成一个法官手中的工具,法官在处理案件时使用律尺来判断是非,保持公正和严谨。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律尺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律尺相关的成语,如“律己以终”、“法网恢恢”等,了解更多关于公正、法律和规矩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一定要律尺公正,不偏袒任何同学。2. 初中生:在考试中,我会按照律尺的要求来作答,不做任何违规行为。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会律尺严谨地处理同学们的问题,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4. 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我们需要律尺公正地引用他人的观点,避免抄袭和侵权行为。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律尺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员工,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公平性和公正性。

拆字解意

律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