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师表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ībiǎo

师表

拼音shī biǎo

注音ㄕㄧ ㄅ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书〉品德学问上值得学习的榜样。
    [构成]
    并列式:师+表
    [例句]
    为人师表。(作宾语)

英文翻译

  • 1.[书] a person of exemplary virtue

详细解释

  • ◎ 师表 shībiǎo
    [a person of exemplary virtue] 学问品德方面的表率
    为人师表
    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1).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史记·太史公自序》:“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北齐书·王昕传》:“ 杨愔 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乃僕亦失其师表,而莫有所矜式焉。”
    (2).谓作表率。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论》:“师表百僚,经纬百事,此宰辅之职也。” 宋 苏轼 《孔北海赞并叙》:“ 文举 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

基本含义

  • 指以老师为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详细解释

  • 师表一词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其中的“师”指老师,是指老师应该以自己的言行作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表”指表率,是指老师应该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师表的含义是老师应该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使用场景

  • 师表一词常用于表扬老师的榜样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故事起源

  • 师表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这篇文章是史学家司马迁为了自己的学生而写的序言,他在序言中提到了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要求,以及老师应该以自己的言行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篇序言被后人称为《师表》。

成语结构

  • 师表的结构为“师”+“表”,表示老师以自己的言行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例句

  • 1. 他是我们学校的师表,无论在教学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楷模。2. 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师表,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拆分成语的结构来记忆师表这个词语。将“师”和“表”分别记忆为老师和榜样,然后联想老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记忆师表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师道文化,了解师表在古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师表,帮助更多的孩子学习知识。2. 初中生: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师表,他们教给我们很多有用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3. 高中生:老师是我们的师表,他们的教诲让我们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原则。4. 大学生: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师表,他们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也可以以自己的言行作为他人学习的师表,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职业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