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诿过在词典中的解释
wěiguò

诿过

拼音wěi guò

注音ㄨㄟˇ ㄍ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诿过 wěiguò
    [put the blame on sb. else]把过错推给别人
    出了问题不诿过
    诿过于人

详细解释

  • 把过失推给别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朕自少时见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彻,岂因 三桂 背叛,遂諉过于人?” 章炳麟 《无神论》:“ 耶和瓦 既全能矣,必能造一纯善无缺之人,而恶性亦无自起,恶性既起,故不得不归咎於天魔。虽然,是特为 耶和瓦 諉过地耳。”一本作“ 委过 ”。

基本含义

  • 推卸过错,把责任归咎于他人。

详细解释

  • 诿过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包括“诿”和“过”。其中,“诿”意为推卸、推脱,指不承认自己的过错或责任;“过”意为错误、过失。因此,诿过的基本含义是指推卸过错,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不愿意承担自己的错误或过失。

使用场景

  • 诿过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不愿意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当有人试图推卸责任或将错误归咎于他人时,可以使用诿过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故事讲述了当时有一个人犯了错误,然而他却将责任推卸给了别人。刘义庆用“诿过”来形容这个人的行为,意味着他在错误发生后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

成语结构

  • 成语“诿过”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喜欢诿过,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2. 不要总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将“诿”字与“推”字联想在一起,表示推卸责任;将“过”字与“错”字联想在一起,表示错误。这样,我们可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试图推卸责任,将错误归咎于他人的场景,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责任相关的成语,如“推卸责任”、“自食其果”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诿过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诿过,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2. 初中生:有些同学总是诿过,把考试不好的原因归咎于老师。3. 高中生:在团队合作中,不能诿过,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4.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学会面对错误,而不是一味地诿过。

拆字解意

诿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