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贴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tiēshū

贴书

拼音tiē shū

注音ㄊㄧㄝ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1).书贴;书信。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讥不肖子》:“有士赴考,其父充役,为贴书勉其子,登第则可免。”
    (2).旧时的书吏助手。《金史·曹望之传》:“ 望之 还言,乞汰诸路胥吏,可减其半。詔胥吏如故。於是始禁用贴书云。”《元典章·吏部六·司吏》:“贴书之役,本为后生学习吏业,以图进用。此等久占衙门,年老无耻之贴书,非有求进之心,乃不过贪图苟且而已。”

基本含义

  • 指背诵书籍的内容,以达到记忆的目的。

详细解释

  • 贴书是指将书籍的内容背诵下来,以便记忆和学习。这个成语比喻学习或记忆的过程,强调要通过反复背诵和默写来巩固知识。

使用场景

  • 贴书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学生为了考试而背诵书籍的过程,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需要记忆的场景,如背诵诗歌、乐谱等。

故事起源

  • 贴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习俗。在古代,人们常常将书籍的内容抄写在纸上,然后贴在墙上或其他容易看到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学习和记忆书籍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贴书”。

成语结构

  • 贴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贴”和名词“书”组成。

例句

  • 1. 为了考试,小明整天贴书,几乎没时间休息。2. 她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贴书,以巩固自己的知识。3. 这本书太难了,我得花更多的时间贴书才能记住。

记忆技巧

  • 要记住成语“贴书”,可以将“贴书”想象成一个学生将书籍的内容贴在自己的脑海中,以便记忆和学习。可以通过将这个形象与实际的背诵和记忆过程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贴书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的书写和学习习俗,以及现代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技巧。还可以探索其他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成语,如“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考试,我每天晚上都要贴书。2. 初中生:我花了很多时间贴书,终于记住了这本课本的内容。3. 高中生:这门科目太难了,我得花更多的时间贴书才能理解。4. 大学生:贴书是提高记忆力的一种有效方法。5. 成年人: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贴书,以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

拆字解意

贴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