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赃盗在词典中的解释
zāngdào

赃盗

拼音zāng dào

注音ㄗㄤ ㄉ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賍盗”。1.偷盗。《新唐书·杨炎传》:“四方贡献,悉入内库,权臣巧吏,因得旁缘,公託进献,私为赃盗者,动万万计。”
    (2).指偷盗的人。《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只要列位用心,若缉访得实,拿获賍盗时,小子愿出白金二十两酬劳。”

基本含义

  • 指非法获取财物或物品。

详细解释

  • 赃盗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赃”指非法所得的财物或物品,“盗”指盗窃、偷取。赃盗指的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财物或物品的行为。

使用场景

  • 赃盗一词常用于描述盗窃、偷窃等非法行为,可以用来批评和谴责违法犯罪行为。

故事起源

  • 赃盗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在古代,赃盗是指通过盗窃、抢劫等非法手段获取财物的行为。根据历史记载,古代中国的法律对赃盗行为非常严厉,认为赃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会受到重罚。

成语结构

  • 赃盗是一个由两个意义相关的词组成的成语,形式为“赃+盗”。

例句

  • 1. 他因为赃盗罪被判刑十年。2. 这个地区的赃盗案件频发,社会治安问题严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偷窃者偷走了别人的财物,然后被抓住并被判刑,从而记住赃盗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来深入了解赃盗行为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同时,也可以学习和了解其他与犯罪行为相关的成语,如“偷天换日”、“窃国之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了同学的铅笔盒,被老师发现后被批评了,大家都说他是赃盗。2. 初中生:警察抓住了一个赃盗团伙,他们长期盗窃他人的财物。3. 高中生:这个社会上有很多赃盗行为,我们应该加强法律意识,共同维护社会安宁。

拆字解意

赃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