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窝子
拼音pú wō zǐ
注音ㄆㄨˊ ㄨㄛ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即蒲草毛窝。《儒林外史》第四回:“﹝他媳妇儿﹞那日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靸着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参见“ 蒲草毛窝 ”。
基本含义
- 指人长时间久坐不起,形容懒散、不务正业的状态。
详细解释
- 蒲窝子原指蒲草编织的床,因为蒲草床柔软舒适,人坐上去很容易陷进去,难以起身。后来,这个词引申为比喻人懒散、不思进取,沉迷于舒适而不愿意努力工作的状态。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长时间坐着不起,不愿意努力工作,沉迷于舒适的状态。通常用于贬义,表示对某人的批评或讽刺。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有这样一句话:“鄙是齐国之蒲窠。”这句话形容齐国的贵族子弟们沉迷于享乐,不思进取,不务正业。后来,这个成语就衍生出来,用来形容懒散、不思进取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谓式,由“蒲窝子”两个词组成,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 1. 他整天只知道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真是个蒲窝子。2. 这个年轻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不起来,简直就是个蒲窝子。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蒲草床的柔软舒适,人坐上去很容易陷进去,难以起身,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安于现状”等,来拓展对懒散、不思进取状态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整天只知道玩游戏,真是个蒲窝子。初中生:他整天不学习,只顾着玩手机,简直就是个蒲窝子。高中生:他整天不上课,不做作业,真是个蒲窝子。大学生:他整天宅在宿舍,不去上课,简直就是个蒲窝子。成年人:他整天只知道打游戏,不思进取,真是个蒲窝子。老年人:他整天坐在家里,不愿意出去走动,简直就是个蒲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