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蟠蟠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npán

蟠蟠

拼音pán pán

注音ㄆㄢˊ ㄆ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缭绕萦回貌。 唐 李商隐 《烧香曲》:“鈿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鬚。”
    (2).盘曲貌。《全元散曲·梧叶儿·嘲人卓上睡》:“难挂芙蓉帐,休提锦綉幃,悮了他摆筵席,蟠蟠睡,款款偎。”

基本含义

  • 指事物层叠、盘绕、重重叠叠的样子。

详细解释

  • 蟠蟠形容事物或景物层层叠叠、盘绕环绕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山川河流、云雾烟气等自然景观。

使用场景

  • 蟠蟠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观,也可以用于描写事物的形状或排列方式。例如,蟠蟠的山川、蟠蟠的云雾等。

故事起源

  • 成语“蟠蟠”出现在《诗经·大雅·荡》中的一首诗中:“蟠蟠山上木,蟠蟠瓜在蔓。”这首诗描绘了山上的树木和爬满蔓藤的瓜果,形象地表达了事物层叠、盘绕的样子。

成语结构

  • 蟠蟠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形象地表达了事物层叠、盘绕的样子。

例句

  • 1. 山上的树木蟠蟠交错,美不胜收。2. 蟠蟠的云雾缭绕在山间,景色宛如仙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蟠蟠”。可以想象一座山上长满了蔓藤,藤蔓盘绕交错,形成了蟠蟠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成语,如“蓊蓊郁郁”、“峰回路转”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山上的树木蟠蟠交错,像是一幅美丽的画。2. 初中生:湖水边长满了蟠蟠的蔓藤,显得格外绿意盎然。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道路蟠蟠交错,错综复杂,需要好好规划。

拆字解意

蟠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