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楷书吏在词典中的解释
kǎishū

楷书吏

拼音kǎi shū lì

注音ㄎㄞˇ ㄕㄨ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专用楷隶誊抄古文书籍的官吏。 晋 代始置。 宋 高似孙 《纬略·楷书》:“广内置楷书吏,自 晋 始。”

基本含义

  • 指写字规范、字迹清楚的文书官员。

详细解释

  • 楷书是指规范、端正的书法,吏是指官员、文书。楷书吏形容官员写字规范、字迹清楚,代表他们的文书工作认真负责。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文书工作严谨、规范的官员,也可以用来称赞写字规范、字迹清楚的人。

故事起源

  • 楷书吏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那时候官员文书工作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写出清晰规范的文字。楷书吏成为了形容这些官员的词语。

成语结构

  • 楷书吏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楷书和吏分别表示写字规范和官员。

例句

  • 1. 他是个楷书吏,每封公文都写得非常认真。2. 这位办公室主任是个楷书吏,他的文件从来没有错别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楷书吏与写字规范、字迹清楚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了解楷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进一步了解楷书吏这个成语的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写字,成为一个楷书吏。2. 初中生:老师说我的字写得很漂亮,像个楷书吏。3. 高中生:他的作文写得非常规范,简直是个楷书吏。4. 大学生:在考试中写字要像楷书吏一样,清晰规范。5. 成年人:这位官员的文书写得非常认真,真是个楷书吏。

拆字解意

楷书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