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别渎在词典中的解释
bié

别渎

拼音bié dú

注音ㄅㄧㄝ ˊ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江河的支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淇水》:“又东北 滹沱 别瀆注焉,谓之合口也。”

基本含义

  • 指不敢轻慢、亵渎。

详细解释

  • 别渎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别指不敢、不敢轻慢,渎指亵渎、轻慢。合在一起就表示不敢轻慢、亵渎。

使用场景

  • 别渎常用于形容对尊敬的事物或人保持敬重和恭敬的态度。可以用来形容对神灵、圣地、长辈、师长等具有特殊地位的事物或人保持敬畏之心。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叫孔子的学者遇到一个名叫周宣王的国君。当时,周宣王在朝见孔子时,孔子对他非常恭敬,跪地行礼。周宣王感到非常惊讶,问孔子为什么对他如此恭敬。孔子回答说:“君者,天子之子也,臣者,天子之臣也。君之臣,不敢渎君。”意为:“君主是天子的儿子,臣子是天子的臣子,作为臣子,不敢对君主轻慢。”从此,别渎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长辈总是保持着别渎的态度,从不敢轻慢。2. 在这个古老的寺庙里,人们都要别渎神佛,保持敬畏之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对一个特别尊敬的人或事物时,脑海中会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不敢轻慢、亵渎”,这样就能记住别渎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敬畏”、“尊重”等,来扩展对别渎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老师总是保持着别渎的态度,从不敢打断老师讲课。2. 初中生:我们应该对历史文化遗址保持别渎的态度,不乱丢垃圾,不乱涂鸦。3. 高中生:在面对长辈时,我们应该别渎他们,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拆字解意

别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