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九言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ǔyán

九言

拼音jiǔ yán

注音ㄐㄧㄨˇ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九句格言。指 春秋 时 郑国 子大叔 告诫 赵简子 的九句话。《左传·定公四年》:“﹝ 郑 子大叔 卒。﹞ 晋 赵简子 为之临,甚哀,曰:‘ 黄父 之会,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復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唐 杜牧 《归融册赠左仆射制》:“ 太叔 九言,服以行之,终身不倦。” 清 钱谦益 《父季兆原任工部司务赠中宪大夫》:“奉九言於 太叔 ,守以终身。”
    (2).用以敬称别人的教诲。 宋 司马光 《谢张丈置酒赐侍》:“九言闻善教,一顾得虚声。”
    (3).指一句九字的诗体。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鑣并驱。”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三言始於 晋 夏侯湛 ,九言起於 高贵乡公 。”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卷二三。

基本含义

  • 九个字的话语、言辞。

详细解释

  • 九言是指由九个字组成的话语或言辞。这个成语强调了说话或写作时的精炼和简练,要求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最丰富的意义。

使用场景

  • 九言常用于形容言辞简练、意味深长的文章、演讲或对话。它可以用来赞美一篇文章的精彩程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有力、简明扼要。

故事起源

  • 九言最早出自《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纵横家,他以辩才和言辞的犀利而闻名。据传,苏秦曾经在齐国求学时,他的老师让他写一篇九言文章,结果苏秦只用了九个字就完成了。老师看到后大为赞赏,认为苏秦的才华非凡。

成语结构

  • 九言是一个名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真是九言精辟,一语中的,让人深思。2. 这篇文章的九言之处在于它简练又表达了深刻的思想。

记忆技巧

  • 将九言与“九个字”的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言辞、演讲、写作相关的成语,如“一言九鼎”、“八面玲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文只有九个字,老师说写得很好。2. 初中生:他的演讲只用了九个字,但内容却非常有深度。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九言之处在于它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他的九言之辩令人印象深刻,击败了对手。

拆字解意

九言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