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攻讨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tǎo

攻讨

拼音gōng tǎo

注音ㄍㄨㄙ ㄊ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攻击讨伐。《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廖式 作乱…… 权 遣使追拜 岱 交州 牧,及遣诸将 唐咨 等骆驛相继,攻讨一年破之。” 宋 苏辙 《三论渠阳边事札子》:“欲遣间谍招诱,必用土人;欲行窥伺攻讨,必用土兵。” 李大钊 《废娼问题》:“凡是侮辱人权背反人道的制度风俗,我们都认作仇敌,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攻讨他。”

基本含义

  • 指积极主动地进行攻击或讨伐,以达到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目的。

详细解释

  • 攻讨是由动词“攻”和“讨”组成的成语。其中,“攻”表示进攻、进击,指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讨”表示讨伐、讨打,指对敌对势力进行打击和讨伐。攻讨的含义是指积极主动地进行攻击或讨伐,以达到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目的。

使用场景

  • 攻讨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军事行动中的进攻或讨伐,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领域中的积极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攻讨来形容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攻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攻讨是军事行动中常见的战略手段,用于打击敌对势力,保护国家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攻讨逐渐被引申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行动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战争领域。

成语结构

  • 攻讨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们决定采取攻讨的方式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2.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勇敢地攻讨,不畏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攻讨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勇敢的将军,带领着军队进行积极的进攻和讨伐,以达到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目的。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战争有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攻讨在历史上的具体应用和战略原则。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攻讨相关的成语,如攻心为上、攻城略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要用知识的武器攻讨难题。初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敢地攻讨,不怕失败。高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攻讨一切阻碍。大学生:毕业后,我将积极攻讨职场中的挑战,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拆字解意

攻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