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对
拼音diān duì
注音ㄉㄧㄢ ㄉ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掂对 diānduì
(1) [consider;exchange]∶
方
(2) 斟酌,商量
(3) [change;exchange;swop]∶对换,掉换
详细解释
斟酌。 孙犁 《风云初记》三:“各位回到村里掂对着办就是了,叫那些肉头厚的主儿买几枝,其余的就摊派给那些小主儿们。” 梁斌 《红旗谱》十四:“他心惊了一会子,脸上靦靦觍觍热起来。笑笑说:‘掂对着办吧,巴不得我能来问你。’”
基本含义
- 衡量对比,比较优劣
详细解释
- 掂对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用手拿起物品来称量或比较。比喻对事物进行衡量对比,以确定优劣或真假。此成语也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才能等方面的比较。
使用场景
- 掂对常用于正式场合,如讨论学术问题、评判比赛成绩、考核员工表现等。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选择购买商品、评价美食等。
故事起源
- 掂对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当时,齐国的公子纠和宋国的公子浑进行了一场辩论,讨论谁的国家更强大。辩论结束后,公子纠对公子浑说:“你我国家各有优点,不好比较。咱们拿两块石头掂掂,看看到底谁更重要。”公子浑答应了,但公子纠却趁机将一块石头藏起来,只拿出一块轻的给公子浑掂。公子浑掂完后,觉得自己的石头很轻,以为自己的国家不如齐国强大。后来,这个故事就成了成语“掂对”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掂”和“对”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们掂对两个方案,最终选择了更合适的那个。2. 在选购商品时,我们要掂对价格、质量和性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掂对”与“称量比较”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手中拿着两个物品,用力掂量它们的重量来比较。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比较相关的成语,如“一比高下”、“较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掂对身高,发现他比我高一点。2. 初中生:我们班级进行了一场辩论比赛,同学们掂对各自的观点,最终选出了最有说服力的辩手。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掂对了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前景,决定了我的选择。4. 大学生:我们公司进行了绩效考核,领导们掂对了我们的工作成绩和贡献,给出了相应的奖励。5. 成年人:在选购家具时,我掂对了品牌、质量和价格,最终选了一套性价比较高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