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露章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ng

露章

拼音lù zhāng

注音ㄌㄨˋ ㄓㄤ

繁体

基本解释

  • (1).公开奏章纠举内容,让被弹劾的人知道而服罪。《汉书·何武传》:“﹝ 何武 ﹞迁 扬州 刺史,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服罪者为亏除,免之而已;不服,极法奏之,抵罪或至死。” 唐 权德舆 《太子太傅贞宪赵憬神道碑》:“絜矩以杜奇衺,露章而无吐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七:“ 雍正 六年,奉旨,停止科道密奏,各用露章。又奉旨,露章之外,亦准密奏。”
    (2).泛指上奏章。 唐 元稹 《唐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 宪宗皇帝 不得已下诛詔。不浹日,露章自 润 曰:‘十月十二日, 錡 就擒,从乱者无遗餘。’”《新唐书·康承训传》:“﹝ 庞勛 ﹞遣伪将屯 柳子 ,屯 丰 ,屯 滕 ,屯 沛 ,屯 萧 ,以张其军,乃露章求节度使。”
    (3).用指奏章。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今人称督抚纠参之本曰露章。”

基本含义

  • 指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段落通过露出一个章节,而使整篇文章的意思表露无遗。

详细解释

  • 露章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中通过露出一个章节或一个细节,使整篇文章或言辞的意思表露无遗。它强调了文章或言辞的表达清晰、明确,不留余地。

使用场景

  • 露章通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表达清晰、明确,没有任何隐晦或含糊不清的地方。它可以用于赞美一篇文章或言辞的表达能力,也可以用于批评一篇文章或言辞的不清晰之处。

故事起源

  • 关于露章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从古代文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成语。在古代,文章的结构通常是分为章节的,露章则指的是文章中通过露出一个章节,使整篇文章的意思表露无遗。

成语结构

  • 露章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露”和名词“章”组成。

例句

  • 1.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逻辑清晰,每一句话都能露章。2. 这篇演讲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每个观点都能露章。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写文章”或“演讲”相关的场景进行联想,想象自己在写文章或演讲时,通过露出一个章节,使整篇文章或言辞的意思表露无遗。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文章、言辞相关的成语,如“字正腔圆”、“言之有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的作文每一段都能露章,老师都夸我写得好。2. 初中生:老师说我的演讲内容很有条理,每个观点都能露章。3. 高中生:我看过一些名著,发现其中的对话都能露章,很有深意。4. 大学生:我的论文从开头到结尾都能露章,得到了导师的肯定。

拆字解意

露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