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天崩地解在词典中的解释
tiānbēngjiě

天崩地解

拼音tiān bēng dì jiě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iān bēng dì jiě ㄊㄧㄢ ㄅㄥ ㄉㄧˋ ㄐㄧㄝ ˇ

    天崩地解 

    同“ 天崩地坼 ”。 清 黄宗羲 《留别海昌同学序》:“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

基本含义

  • 形容天地大乱,世界末日的景象。

详细解释

  • 天崩地解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极端的混乱和崩溃的景象。它表示天空崩塌,大地解体,世界末日的状态,形容局势或场面的非常混乱和极度恶劣。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战争、灾难、社会动荡等极其严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情绪或状态极度崩溃,无法自控。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国家崩溃,天地失序,人们生活在恐怖的环境中。后来,晋国的政治局势得到了重整,国家重新恢复了安定和繁荣。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社会大乱的成语“天崩地解”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天崩地解的结构是两个并列的动词,表示天空崩塌和大地解体。

例句

  • 1. 在那场地震中,整个城市都像天崩地解一样,房屋倒塌,人们四处逃命。2. 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个国家陷入了天崩地解的混乱状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天崩地解”与天空崩塌和大地解体的景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强烈的印象。可以通过想象和绘画这样的场景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天灾、战争和社会动荡相关的成语,例如“四面楚歌”、“水泄不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地震时,整个城市像天崩地解一样,大家都很害怕。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晋国的天崩地解的局势,我们都感到震惊。3. 高中生:这本小说描绘了一个战争时期的天崩地解的景象,让人深思社会的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