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鼯猿
拼音gōng lú yuá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公鼯猿 - 概述
公鼯(wú )猿,猿属,在我国东南西北各地均有分布,杂食,群居,且数量庞大。形似黑猩猩,毛黑色,少数有白化特征,无尾,昼夜均有活动,但夜生活相对更加活跃。
公鼯猿最目前发现的类人猿中智商最接近于人的种群,早期与人类友好,由于人类经常投食喂养,故而大多数的公鼯猿体型均显肥胖,它们习惯模仿人类的一举一动,大多数染上了嗜酒的恶习,醉后经常撒疯搞破坏,引起人类厌恶。擅攀高枝,前后肢之间有薄膜,故有时能从天而降,但因经常醉酒,降落时经常不太安全,时有死伤。
词义演变
1、形容一个人经常贪杯误事:
你丫怎么跟个公鼯猿似的,除了喝醉,啥也不会。
2、两人吵架,恶语相向:
甲:没见过你这么操蛋的人,你丫是公鼯猿吧?
乙:你丫才公鼯猿,你们全家都公鼯猿!
3,形容人道德素质极差:
这家伙虽然比畜生强不了多少,但比起公鼯员来说还是好的太多了。
基本含义
- 指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争斗不休,互相攻击,不顾大局。
详细解释
- 公鼯猿,公指公犬,鼯指鼯鼠,猿指猿猴。公犬、鼯鼠、猿猴都是动物中的猛兽,代表着争斗和攻击。公鼯猿比喻人们为了个人利益而争斗不休,忽视了大局,互相攻击。
使用场景
- 公鼯猿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为了个人利益而争斗不休,不顾大局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和批评那些只顾个人利益,不考虑整体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
- 公鼯猿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庄子·秋水》篇。相传,有一只公猿和一只鼯鼠在一棵树上争吵不休,为了争夺树上的果实,它们互相攻击,不顾大局。最终,它们因为争斗过度而同时摔到了地上,失去了争夺的果实。
成语结构
- 公鼯猿是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含义。
例句
- 1. 这两个政党为了争夺权力,变成了公鼯猿,互相攻击不休。2. 在这个公司里,为了争取升职机会,同事之间经常公鼯猿,争斗不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只公犬、一只鼯鼠和一只猿猴在一棵树上争斗,形成了公鼯猿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争斗和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的故事和寓言。例如,可以了解《狼与羊》和《螳螂捕蝉》等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都可以帮助理解公鼯猿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班里有两个同学为了争夺第一名而公鼯猿,不停地互相攻击。2. 初中生:为了争夺社团主席的职位,同学们变得公鼯猿,互相攻击不休。3. 高中生:在高考备考阶段,同学们之间为了争夺名次而公鼯猿,不顾休息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