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诛
拼音zuì zhū
注音ㄗㄨㄟˋ ㄓㄨ
繁体
基本解释
治罪;以罪处死。《晏子春秋·问上二五》:“肃于罪诛,而慢于庆赏。” 张纯一 校注:“诛罪严厉,庆赏无闻。”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远迹 汉 元以来,骄贵之臣,每受罪诛。”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 管 蔡 虽怀忠抱诚,要为罪诛。罪诛已显,不得復理。”
基本含义
- 指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详细解释
- 罪诛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罪”指犯罪行为,表示违反法律或道德规范;“诛”指惩罚或处罚,表示对犯罪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因此,罪诛的基本含义是指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使用场景
- 罪诛常用于描述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强调犯罪者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可以用于讨论刑事案件、社会公正等话题。
故事起源
- 罪诛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犯罪者常常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可能被处以死刑。这个成语通过描述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强调了法律的公正和对犯罪行为的坚决打击。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应该受到罪诛。2. 法律应该严惩犯罪行为,让罪诛不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罪恶”和“惩罚”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如“犯罪”、“刑罚”等,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学习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了解更多关于犯罪与惩罚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盒,应该受到罪诛。2. 初中生:那个杀人犯最终被判罪诛。3. 高中生:社会应该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打击,让罪诛不容。4. 大学生及以上:对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应当依法进行罪诛,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