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锯牙在词典中的解释

锯牙

拼音jù yá

注音ㄐㄨˋ ㄧ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像锯齿一般的锐牙。《逸周书·王会》:“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锯牙之兽,虽低伏而见惮;挥斧之虫,虽銓形而不威。” 宋 孙武仲 《祠二庙之明日未得顺风呈同行》诗:“朱幡拥前后,锯牙虎视森两厢。”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锯牙鉤爪,殪我閎儒。”
    (2).古代治水工程器具名。 宋 苏辙 《论所言不行札子》:“虽罢四河之名,仍存减水之资,锯牙、马头率皆如故。”《宋史·河渠志一》:“凡埽下非积数垒,亦不能过其汛湍,又有马头、锯牙、木岸者,以蹙水势护隄焉。”

基本含义

  • 比喻人言辞犀利,善于辩论。

详细解释

  • 锯牙是指锯子的牙齿,锯子的牙齿尖锐,可以锯断坚硬的物体。比喻人的言辞犀利,善于辩论,能够击破对方的观点或辩驳对方的言论。

使用场景

  • 锯牙通常用于形容辩才高超、能言善辩的人。可以用来形容辩论比赛中的选手、政治家或律师等具有辩才的人。

故事起源

  • 锯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孟子的思想家。他在与其他学者辩论时,常常能够以犀利的言辞击破对方的观点。有一次,孟子与一位学者辩论时,他的辩论技巧就像是一把锋利的锯子,将对方的观点一分为二。后来,人们就用“锯牙”来形容孟子的辩论技巧。逐渐地,这个成语就被广泛应用于形容善于辩论的人。

成语结构

  • 锯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在辩论比赛中展现出了锯牙的力量,击败了所有的对手。2. 这位律师的锯牙令对方无法反驳,赢得了官司。3. 她的辩论技巧锐利如锯牙,能够说服任何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锯牙”这个成语与锋利的锯子形象联系起来,通过想象一个人用锯子的锯齿割断坚硬的物体,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辩论、口才相关的成语,例如“口若悬河”、“辩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言辞像锯牙一样锐利,让别人无法反驳。2. 初中生:在辩论比赛中,她展现出了锯牙的能力,成功击败了对手。3. 高中生:这位演讲者用锯牙般的辩论技巧,说服了观众接受他的观点。4. 大学生:他在辩论社团中以锯牙般的辩论技巧著称,每次辩论都能够给对手带来巨大压力。

拆字解意

锯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