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献俘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n

献俘

拼音xiàn fú

注音ㄒㄧㄢˋ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代一种军礼。凯旋时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显示战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 师﹞振旅,愷以入于 晋 。献俘、授馘,饮至、大赏。” 杜预 注:“献 楚 俘於庙。”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与诸将书》:“六军长驱,此月将发,恨不得与诸公等共观诸将斩馘献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我兵﹞并获 青海 叛贼 罗卜藏丹津 ,先后槛入,行献俘礼。”
    (2).泛指献交俘获之人。 清 陈梦雷 《解介士传》:“﹝ 伍员 ﹞选壮士伏大泽中,夜纵火, 敖 果率众譟而出,悉擒之,加束缚,献俘於王。”

基本含义

  • 指将敌方战士或将领俘虏献给自己的主帅或国家。

详细解释

  • 献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献”意为将俘虏献给别人,表示归附或奉献;“俘”指被俘虏的敌人。献俘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将敌方俘虏献给自己的主帅或国家的行为。

使用场景

  • 献俘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战争中的胜利,表达将敌人俘虏献给自己的荣耀和胜利。也可用于比喻将自己的成果或收获奉献给别人,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和致谢。

故事起源

  • 献俘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将敌方战士或将领俘虏献给自己的主帅或国家是一种表示胜利和忠诚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的胜利和奉献精神。

成语结构

  • 献俘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献”和名词“俘”组成。

例句

  • 1. 在战场上,勇敢的士兵将敌方将领献俘给了我们的国家。2. 他将自己的成果献俘给了科学研究,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献俘”与战争中的胜利和奉献精神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战场上获得胜利,将敌人俘虏献给自己的主帅或国家,展现出忠诚和荣耀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史,以及其他与战争、胜利和奉献相关的成语,如“胜利果实”、“献计献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比赛中,我们将对手献俘给了自己的老师,取得了胜利。2. 初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将敌方将领献俘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战争的勇敢和智慧。3. 高中生:在社会竞争中,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努力和成果献俘给社会,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拆字解意

献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