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屋而封
拼音bǐ yù ér fēng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封号之高,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和地位。
详细解释
- 比屋而封这个成语源自于《左传·昭公四年》。比指多于,屋指住所,封指封爵。比屋而封形容一个人的封号之高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和地位,也就是说他的封号过于夸张,不符合实际情况。
使用场景
- 比屋而封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的封号过高,超过了他的实际能力和地位。可以用在讽刺某些人被过度封号或自称封号过高的情况下。
故事起源
- 比屋而封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当时,晋国的昭公在位期间,封了一个叫做郑突的人为大夫,封号为“突”,比其他大夫的封号都高。但是郑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能力和地位,封他为大夫是因为他是昭公的亲戚。因此,人们用“比屋而封”来形容这种封号过高的情况。
成语结构
- 比屋而封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由四个汉字组成,没有什么特殊的语法结构。
例句
- 1. 他虽然只是个普通的职员,却被比屋而封为公司的副总经理。2. 这个明星靠着一部电影的成功就被比屋而封为国际影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的住所比他本人还要高大的房子,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和故事,如“以卵击石”、“画龙点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成绩虽然不好,但老师还是比屋而封他为班长。2. 初中生:他在学校里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却被比屋而封为学生会主席。3. 高中生:他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学生,却被比屋而封为学校的校草。4. 大学生:他在大学里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却被比屋而封为学生会主席。5. 成年人:他的能力和地位并不足以担任这个职位,但由于某种原因,他被比屋而封为公司的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