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二叠纪大灭绝事件在词典中的解释
èrdiémièjuéshìjiàn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

拼音èr dié jì dà miè jué shì jià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发生在二叠纪末期,大灭绝事件造成地球上约95%的物种灭绝,其中90%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关于二叠纪大灭绝事件的原因,科学家有不同的猜测,201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在《科学》杂志社载文称,经考察二叠纪大灭绝由温室效应引发。

详细解释



  •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 - 简介

    距21世纪初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地球上约有95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也灭绝了。

    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也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 - 成因分析

    在2011年之前,关于二叠纪大灭绝的原因有几种主要的观点,一般认为由气候突变、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地质变化

    有些科学家认为,在二叠纪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这造成了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那时,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更严重的是,当浅层的大陆架暴露出来后,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了氧气,释放也二氧化碳。大气中氧的含量有可能减少了这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非常不利。随着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又使许多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带。地层中大量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是这场灾难的证明。

    陨石撞击

    有些科学家认为,陨石或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如果这种撞击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在全球产生一股毁灭性的冲击波,引起气候的改变和生物的死亡。最近搜集到的一些证据引起了人们对这种观点的重视。但大多数生物科学家认为这场灭绝是由地球上的自然变化引起的。

    气候的改变

    有些科学家认为,气候的变化是造成这场大灾难的主要原因。因为二叠纪末期形成的岩石显示,当时某些地区气候变冷,在地球两极形成了冰盖。这些巨大的白色冰盖将阳光反射回太空,会进一步降低全球气温,使陆上和海中的生物很难适应。如果再加上海平面下降和火山爆发,这样就会成为灭顶之灾。

    大气成分的改变

    有些生物学家认为,生活方式比较活跃、积极的动物,如类似哺乳类的单弓类动物需要比别的动物更多的氧气,它们可能是因为大气成分的改变而灭绝的。因为二叠纪末期气温的降低会导致海平面的下降。海床的辽阔煤层区就会暴露在外面,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就会相对减少。

    火山活动

    火山爆发会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尘埃进入大气层。火山灰、尘埃不仅会使动物窒息而死,也有可能遮蔽太阳光,使全球气温降低。所以,火山活动也可能是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的原因之一。西伯利亚就曾经发现当时火山猛烈爆发所喷出的物质。

    沙漠肆虐

    二叠纪的陆块碰撞接壤而形成了庞大的盘古大陆。来自海上的雨水和雾气再也无法深入内陆地区。于是二叠纪的某些区域就越来越干燥、火热,致使沙漠范围越来越广,无法适应干旱环境的动植物就灭绝了。

    温室效应

    201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由温室效应引发,其灭绝速度远超早前认识。该研究成果,被刊登在自然科学综合期刊《科学》杂志。

    化石是生命演化最“忠实”的记录者,研究团队在浙江煤山、西藏及其周边地区20地质剖面开展研究。中科院专家的研究“还原”了当时的环境:地下岩浆在经过长期的“平稳”之后,突然迎来了“活跃期”,大规模的活动造成了地表甲烷释放以及火山喷发,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增加,引发强烈“温室效应”。而“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正是“温室效应”的后果。

    在大灭绝地层层位,研究团队发现当时的树木大多经过燃烧,证明天气非常干燥,森林遭受大面积野火吞噬。正是这些绵延不绝的野火,给位于赤道地区的以大雨羊齿为代表的热带雨林带来灾难。森林的破坏又使得地表风化加剧,地表土壤系统快速崩溃。天气越来越热,海底缺氧严重,海洋生物也没能逃过这次劫难。

    通过化石研究比对发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灭绝速度远超早前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都认为灭绝应该是1000万年前发生的,但中科院专家认为这一切不会超过20万年。而且海洋和陆地生物灭绝是同时的,和之前普遍认为的海洋生物灭绝快于陆地生物的理论不同。

基本含义

  • 指某一时期发生的大规模灭绝事件,造成生物种群大量死亡。

详细解释

  •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是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之一,发生在约2.51亿年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泛。这次事件导致了约90%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物种灭绝,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发生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情况下的严重后果。

故事起源

  •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其故事起源于科学家对地质历史的研究和化石记录的发现。

成语结构

  • 二叠纪+ 大灭绝

例句

  • 1. 这次疫情就像是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一样,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2. 这场战争导致了城市的一片废墟,简直像是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一样。

记忆技巧

  • 将“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与地球历史上其他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进行对比,了解其特点和重要性,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地球历史上其他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了解其原因、影响和科学研究的进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次洪水把我们村庄变成了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一样的景象。2. 初中生:这次火灾给我们城市带来了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一样的后果。3. 高中生:这次经济危机使许多企业破产,就像是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一样,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 大学生及以上:这次疫情让全球陷入了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一样的困境,对经济、社会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