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质
拼音zhì zhì
注音ㄓㄧ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犹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质,通“ 贄 ”。《吕氏春秋·执一》:“今日置质为臣,其主安重?今日释璽辞官,其主安轻?” 高诱 注:“置,犹委也。”《荀子·大略》“错质之臣” 唐 杨倞 注:“置质,犹言委质也。”
(2).派遣人质作担保,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史记·六国年表》:“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汉书·西域传赞》:“其大国 莎车 、 于闐 之属,数遣使置质於 汉 ,愿请属都护。”
基本含义
- 拿质抵债,将质押置于债务之上。
详细解释
- 置质是一个由两个相同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置”指的是将质物放置,而“质”则指的是抵押品。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质物作为抵债的手段,将质物置于债务之上。在经济交易中,债务人将质物作为担保品,以确保债务的履行。
使用场景
- 置质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债务人将质物作为抵押品的情况。在商业交易中,当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时,可以选择将质物置于债务之上,作为担保品。此外,置质也可以用来形容债务人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手段,以获取资金或延长偿还期限。
故事起源
- 关于置质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起源,但这个成语在古代的商业交易中非常常见。在古代,债务人常常将贵重物品或货物作为抵押品,以确保债务的履行。这种做法在现代商业交易中仍然存在,尽管使用的方式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成语结构
- 置质是一个由两个相同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为了筹集资金,将家里的贵重画作置质给了银行。2. 在紧急情况下,他选择将汽车置质以获取所需的资金。
记忆技巧
- 要记住置质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抵押品”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将贵重物品放置在债务之上,作为抵债的手段。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置质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商业交易和债务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债务和担保制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我的玩具车置质给我哥哥,以换取一些糖果。2. 初中生:我看到一个商机,将我的电子产品置质给了一家公司,以获得启动资金。3. 高中生:他为了支付学费,将家里的房子置质给了银行。4. 大学生:为了筹集资金开办自己的公司,他将个人股票置质给了投资者。5. 成年人:在紧急情况下,他将自己的珠宝置质给了银行,以获得急需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