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抓篱在词典中的解释
zhuā

抓篱

拼音zhuā lí

注音ㄓㄨㄚ ㄌ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笊篱。用竹蔑、柳条、铁丝之类编成的一种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水中捞东西。亦用以喻漏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正是冬天买夏衣,那得閒钱补抓篱。”

基本含义

  • 指人行动迟缓,犹豫不决,无法下决心。

详细解释

  • 抓篱一词源自古代农村,篱指的是田间的围墙或栅栏。抓篱意为抓住篱笆不放,比喻人犹豫不决,无法下决心或采取行动。形容人胆小怕事,不敢决断。

使用场景

  • 抓篱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犹豫不决。

故事起源

  • 抓篱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相传,在古代,有个农夫在田地里抓住篱笆不放,不肯放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放手,他回答说:“我只要决定往哪边走,就会走错。”这个故事就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犹豫不决,无法下决心的情景。

成语结构

  • 抓篱属于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组合而成。

例句

  • 1. 他一直抓篱不放,无法做出决定。2. 在面对选择时,不要抓篱不决,要果断行动。

记忆技巧

  • 将抓篱这个成语与一个人抓住篱笆不放的场景进行联想,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犹豫不决的情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学习类似的成语,如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等,扩大词汇量。2. 阅读相关的故事、小说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抓篱的用法和语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抓篱不放,不知道选哪个游戏玩。2. 初中生:面对选课表,我抓篱不决,不知道该选什么课程。3. 高中生:考大学专业的选择让我抓篱不放,不敢轻易决定。4.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选择,我抓篱不决,不知道应该从事哪个行业。

拆字解意

抓篱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