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壼
拼音gōng kǔn
注音
繁体宫壼
基本解释
同“宫閫”。1.犹言帝王后宫。《南史·后妃传论》:“ 文 宣 宫壼,无闻於丧德; 后主 嗣业,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 神龙 三年六月五日,北军作难, 西华 失守,骑入宫壼,兵缠御楼。”《元典章·诏令一·立皇后诏》:“圣哲造邦,始於宫壼,盖风化之原,人伦之本。”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若夫 王皇后 ,抱 平帝 之慼,痛 汉 室之亡,始终一节……洵足为 汉 二百年宫壼增光矣。”
2.借指后妃。 唐 颜真卿 《请复七圣谥号状》:“ 上元 中,政在宫壼,乱名改作,始建 神尧文武大圣 之号,盖非 高宗 之所获已。”《元史·成宗纪四》:“惟其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於宫壼,外则委於宰臣。”《明史·张昇传》:“贵戚 万喜 依凭宫壼,凶焰炽张。”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里仁篇》:“朝廷之政,既非其(天子、诸侯之子)所与闻;宫壼之閒有所失德,则正为嫌隙窥伺之府。”
基本含义
- 指宫殿的墙壁或壁垒。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或困难。
详细解释
- 宫壼,古代宫殿中的墙壁或壁垒。宫壼高大坚固,难以攀越,因此成为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或困难的成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难以逾越的困难、障碍或阻碍。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困境,也可以用于形容社会、国家面临的问题。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中有记载:“秦人攻我宜阳,我城宫壼。”宜阳是一个古代国家的城市,当时秦国攻打宜阳,城中的宫墙高大坚固,难以攀越。后来,人们将宫壼作为成语使用,形容难以逾越的障碍。
成语结构
- 宫壼是一个由两个词汇组成的成语,宫表示宫殿,表示高大坚固的墙壁;壼表示墙壁或壁垒。
例句
- 1. 这个难题就像一道宫壼,让他束手无策。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勇敢地攀登宫壼,克服困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宫壼与高大坚固的宫墙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图像,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宫殿的结构和建筑风格,以加深对宫壼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数学考试中遇到了一道难题,它就像一道宫壼一样,让我感到很困惑。2. 初中生:面对高考这道宫壼,我要努力攀登,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社会竞争就像一座座宫壼,我们要努力奋斗,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成功。4. 大学生:创业之路上充满了宫壼,我们要有勇气和智慧,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