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檀桐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tóng

檀桐

拼音tán tóng

注音ㄊㄢˊ ㄊ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檀木与桐木。泛指良材。 南朝 宋 袁淑 《真隐传》:“子不见 嵩岱 之松柏, 华 霍 之檀桐乎?上枝干於青云,下根通於三泉,千秋万岁,不受斧斤之患,此木岂与天地有骨月哉?盖所居然也。”

基本含义

  • 比喻人才难得。

详细解释

  • 檀桐是一种珍贵的树木,生长缓慢且难以得到。檀桐成语比喻人才难得,意味着优秀的人才像檀桐一样稀少。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才难得,或者形容难得的珍贵事物。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有一位名叫檀公的人,他非常聪明而又有才华。他的才华犹如檀桐一样珍贵稀少,因此后人就用檀桐来比喻人才难得。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例句

  • 1. 这位年轻的画家真是檀桐中的 rare gem,他的作品非常出色。2. 在这个公司,像他这样聪明能干的人才真是檀桐一样难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檀桐”想象成一棵稀有的树木,它象征着稀有的人才。可以通过与树木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才有关的成语,如“人才辈出”、“人才济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班上的檀桐,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这个运动员的天赋真是檀桐一样难得,他很快就成为了冠军。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优秀的人才真是檀桐中的珍品。4. 大学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真是檀桐一样难得。5. 成年人:这个项目需要一位檀桐般的人才来领导,才能取得成功。

拆字解意

檀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