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叠
拼音zhèn dié
注音ㄓㄣˋ ㄉ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震曡 ”。 1.震动,恐惧。《诗·周颂·时迈》:“薄言震之,莫不震叠。” 毛 传:“震,动;叠,惧。”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或冒突超越,皷行令震叠。”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一闻两 金川 灭,而震叠求贡。”
(2).使震惊,恐惧。 唐 裴度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震叠诸夏也,不敢角其胜负,而止候其存亡。” 宋 陆游 《上二府论都邑札子》:“相公威名,震叠殊方。” 清 林则徐 《会奏夷人趸船尽数呈缴烟土折》:“抑赖諭旨严明,德威震叠,不独禁令行於内地,且使风声播及重洋。”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元世祖 威棱震叠,文字之狱,在所不免。”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或力量传达得非常远,非常响亮。
详细解释
- 震叠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震”和“叠”组成。震指震动、震撼,叠指叠加、重叠。结合在一起,表示声音或力量传达得非常远,非常响亮。形容声音或力量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使用场景
- 震叠常用于形容声音、力量、影响等传递的远距离和强烈程度。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的响亮、力量的强大、影响的深远等。例如在描述雷声、爆炸声、歌声、演讲等方面可以使用震叠。
故事起源
- 关于震叠的故事起源已经无从考证。
成语结构
- 成语“震叠”由两个汉字组成,属于形容词性成语。
例句
- 1. 雷声震叠,让人心惊胆战。2. 炸弹爆炸的声音震叠,整个城市都被惊醒了。3. 他的歌声震叠,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喝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震叠”与强烈的声音或力量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雷声或爆炸声在远处传来,声音震撼、响亮,形成了“震叠”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声音、力量、影响有关的成语,如“震撼人心”、“声势浩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大象的脚步声震叠,把地面都震得摇摇晃晃。2. 小学生:火车开过时,火车轮的声音震叠,我们都用手捂住耳朵。3. 初中生:他的演讲声音震叠,让人印象深刻。4. 高中生:音乐会上,乐队的演奏声音震叠,让人感受到强烈的音乐力量。5. 大学生:战争爆发时,炮火声震叠,整个城市都在战火中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