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负
拼音dǐ fù
注音ㄉㄧˇ ㄈ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抵赖拖欠;赖债。《史记·孟尝君列传》:“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
(2).下赌注,决胜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 柳 因邀其赌, 郭 请以五千抵负, 冉 亦为保。”
基本含义
- 抵消、抵偿、互相抵触
详细解释
- 抵负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抵”和“负”两个字组成。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抵偿,或者彼此之间存在冲突、抵触的关系。在使用中,抵负常常用来描述两个相对的概念或行为之间的平衡或对立。
使用场景
- 抵负常常用于描述一些相对的概念或行为之间的平衡或对立情况。例如,我们可以用抵负来形容两个相对的力量或影响力在某一方面达到平衡,或者某个行为的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相互抵消。
故事起源
- 抵负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一段故事。据说,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徐福的人,他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远渡东海,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徐福找到了长生不老药,但他知道这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导致身体衰老加速。徐福面临着一个抵负的选择:长生不老的幸福和身体衰老的痛苦之间的平衡。
成语结构
- 抵负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抵”和“负”两部分组成。
例句
- 1. 这两个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抵负了彼此的影响。2. 这个决策的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抵负,难以评估。3. 他们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一种抵负的关系。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抵负这个成语,可以将“抵”字与“抵消”关联起来,表示相互抵消。而“负”字可以与“负面效果”关联起来,表示负面效果。通过将这两个关键词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抵负这个成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书籍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同时,还可以尝试运用抵负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描述一些相对的概念或行为之间的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之间的友谊是互相抵负的,我们总是互相帮助和支持。初中生:在学习和娱乐之间,我总是要做出一个抵负的选择,不能只顾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高中生:成功和失败之间存在着一种抵负的关系,只有经历失败,才能更好地追求成功。大学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权衡利弊,找到工作和生活之间的抵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