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囷
拼音tuán qūn
注音ㄊㄨㄢˊ ㄑㄩㄣ
繁体
基本解释
卷束,捆扎。《淮南子·要略》:“解堕结细,説捍摶囷,而以明事埒事者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子二一》:“摶囷者,卷束之名。”
基本含义
- 指争斗、争吵不休,争论不休。
详细解释
- 抟囷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抟”意为争斗、争吵,而“囷”则指的是谷仓、粮仓。抟囷的意思是指争吵不休,争论不休,形容争斗激烈,争吵不断。
使用场景
- 抟囷常用于形容争吵、争斗不休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家庭成员之间的争吵,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组织或者国家之间的争斗。
故事起源
- 抟囷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两个农民,他们的谷仓都存放着丰富的粮食。某一天,两个农民因为争夺土地的问题而发生了争吵,从而引发了激烈的争斗。他们争斗不休,不仅损失了自己的粮食,也影响了周围的农民。后来,人们就用“抟囷”来形容争吵不休的场景。
成语结构
- 抟囷是一个由动词和名词组成的成语,意为争吵不休、争斗激烈。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总是抟囷不休,完全无法达成共识。2. 这个团队内部抟囷不断,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抟囷”与“争吵不休”这个意思进行联想,想象两个人在一个谷仓里面争斗不休的场景,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争吵、争斗有关的成语,例如“争鸣”、“争锋相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两个同学抟囷了,老师都快被他们吵疯了。2. 初中生:两个国家之间的抟囷导致了战争的爆发。3. 高中生: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抟囷影响了项目的进展。4. 大学生:这个社团内部的抟囷使得团队的凝聚力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