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来同在词典中的解释
láitóng

来同

拼音lái tóng

注音ㄌㄞˊ ㄊ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言来朝。《诗·鲁颂·閟宫》:“至于海邦, 淮夷 来同。” 马瑞辰 通释:“《説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犹诸侯朝天子曰朝,诸侯自相朝亦曰朝也。” 唐 李白 《大猎赋》:“而忽也,莫不海晏天空,万方来同。”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天子万年,四夷来同。”

基本含义

  • 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详细解释

  • 来同是一个表示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的成语。它强调了人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性。通过与别人的比较和交流,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吸取他人的长处,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使用场景

  • 来同这个成语在教育和学习领域经常被使用。它可以用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激励他们在学习上互相竞争、共同进步。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中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的情景。

故事起源

  • 来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这本古代史书中。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的文公担心自己的儿子公子重耳不够聪明,就请来了一位名叫子贡的大夫来教育他。子贡非常聪明,他不仅教会了公子重耳很多知识,还教他如何处事和做人。因为子贡的教育,公子重耳变得聪明而有才华。后来,公子重耳成为了晋国的一位伟大君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与有才华的人交流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成语结构

  • 来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来”是动词,意为“到这里”、“到这个地方”,表示行动的方向;“同”是形容词,意为“相同的”、“一样的”,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相同的特征。在这个成语中,来表示人才或学识的交流行动,同表示相互之间的相似性。

例句

  • 1. 在这个学习小组中,我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现真正的来同。2. 他们之间的来同关系非常好,经常互相交流经验和学习心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来同”拆分为“来”和“同”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来”可以理解为人才或学识的交流行动,“同”可以理解为相互之间的相似性。可以联想到两个人一起走来,彼此相似,互相学习。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来扩展对“来同”的理解和应用。例如,“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互相启发,共同成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很聪明,大家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实现了真正的来同。2. 初中生:我和我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我们互相交流经验,互相比较,共同进步。3. 高中生:在高中这个学习环境中,我们要不断地来同,吸取他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 大学生:大学里有很多优秀的同学,我们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真正的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