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疎
拼音yán shū
注音ㄧㄢ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精细和粗疏。《后汉书·荀彧传论》:“常以为中贤以下,道无求备,智筭有所研疎,原始未必要末,斯理之不可全詰者也。”
基本含义
- 指学问浅薄,知识不渊博。
详细解释
- 研疎是由研究和疏通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研究是指深入钻研学问,积极探索知识;而疏通则表示畅通无阻,通达理解。研疎合在一起,表示学问的研究不够深入,知识不够广博,对事物的理解不够透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学问浅薄,知识不渊博,对某个领域的了解不够深入。
故事起源
- 关于研疎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
成语结构
- 研疎是一个形容词的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只是皮毛,研疎不精。2. 这个学生对历史只是略知一二,研疎可见一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研疎理解为“浅研究、不疏通”,来帮助记忆其含义。可以联想一个人只是对某个领域进行了浅表的研究,没有通达的理解。
延伸学习
- 研疎是许多形容学识浅薄的成语之一,与之类似的成语还有“浅尝辄止”、“肤浅无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只读了一本关于恐龙的书,对恐龙的了解研疎。中学生:他虽然学了几年英语,但是只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英语水平研疎。大学生:他虽然学了计算机专业,但是对于编程只是了解一些基础知识,编程能力研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