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调梅在词典中的解释
diàoméi

调梅

拼音diào méi

注音ㄉㄧㄠˋ ㄇㄟ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用盐梅调味,使食物味美。喻指宰相执掌政柄,治理国家。梅,味酸,古代调味品。语本《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唐 李乂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上宰调梅寄,元戎 细柳 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本朝父子祖孙宰相》:“ 王弇州 载 明 代门族之盛,按本朝父子调梅以济昇平之盛者,指不胜屈。”

基本含义

  • 指对人的言行进行调整、矫正,使其符合道德规范或社会要求。

详细解释

  • 调梅是由“调节”和“梅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调节意指对人的言行进行调整和矫正,使其符合道德规范或社会要求。梅花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代表坚贞不屈、傲骨嶙峋。调梅的意思是通过调整和矫正,使人们的品德和行为更加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使用场景

  • 调梅一词常用于夸奖和鞭策他人,要求对方改正错误的言行或行为,使其更加符合道德规范。可以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工作场合等各种社交场合。

故事起源

  • 《晋书·王濬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调梅的故事。故事中,王濬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一次战斗中大败敌军,回到朝廷后,他的功绩被夸大和夸奖。然而,王濬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谦虚地说:“梅花虽然香,但是它总是低下头的。”这句话意味着王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而是时刻保持谦虚和谨慎。后来,人们就用“调梅”来形容对人的言行进行调整和矫正,使其符合道德规范。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的行为不端,需要有人来调梅。2. 老师经常调梅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变得更加努力。3. 这位领导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调梅自己的工作作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调梅”与王濬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王濬在胜利后谦虚自持的形象,将梅花低下头来调整和矫正自己的姿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梅花的知识,了解梅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常常调梅我们的行为举止,让我们变得更加文明礼貌。2. 初中生:班主任经常调梅我们的学习态度,要求我们更加努力进取。3. 高中生:老师会调梅我们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需要调梅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适应新的学习环境。5. 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应该不断调梅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拆字解意

调梅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