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延秋门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qiūmén

延秋门

拼音yán qiū mén

注音ㄧㄢˊ ㄑㄧㄡ ㄇ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唐 代 长安 禁苑西门。 天宝 十四载冬, 安禄山 起兵叛乱。次年六月, 唐玄宗 即由 延秋门 出 长安 ,赴 蜀 避难。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长安 城头头白乌,夜飞 延秋门 上呼。” 宋 程大昌 《雍录》卷五:“ 玄宗 幸 蜀 ,自苑西门出,在 唐 为苑之 延秋门 ,在 汉 为都城 直门 也。既出,即由便桥渡 渭 ,自 咸阳 望 马嵬 而西。”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卷六:“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西面二门,南曰 延秋门 ,北曰 玄武门 。”

基本含义

  • 指贪图享乐而忘记职责的官员。

详细解释

  • 延秋门,是指古代官员中贪图享乐、沉溺于游乐而忘记职责的人。成语中的“延秋门”意味着官员在秋天时延长游乐的时间,忘记了应该履行的职责。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官员沉迷于享乐,忽视职责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顾自己享受而不关心他人疾苦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延秋门”的故事起源于南朝宋时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位期间,有一位官员叫延秋,他负责监察官员的职责。然而,延秋却沉迷于游乐,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不再监察官员,而是和他们一起享乐。因此,人们用“延秋门”来形容那些贪图享乐而忘记职责的官员。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延秋门”组成。

例句

  • 1. 这位官员整天只知道享乐,真是个典型的延秋门。2. 不要成为一个延秋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秋天延长”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将官员在秋天时延长游乐时间的形象与忘记职责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场景,更容易记住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官员、职责、享乐相关的成语,如“官逼民反”、“纸上谈兵”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老师整天玩手机,真是个延秋门。2. 初中生:政府官员应该为民众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沉迷于享乐成为延秋门。3. 高中生:那位市长整天只知道参加各种宴会,根本不关心民生,简直就是个延秋门。

拆字解意

延秋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