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掂折在词典中的解释
diānshé

掂折

拼音diān shé

注音ㄉㄧㄢ ㄕ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跌断;折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班管虽圆被风裂,玉簪更坚也掂折。” 元 乔吉 《醉太平·题情》曲:“髻鬆釵落凤凰金,险掂折玉簪。”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三折:“待古里掂折了玉簪,摔碎了瑶琴。”
    (2).指打断。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动不动掂折我腿脡,动不动打碎我天灵。”

基本含义

  • 掂量、权衡。

详细解释

  • 掂衡衡量、权衡。比喻思考问题时要考虑得十分周到,不偏不倚。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思考问题时要全面、公正地权衡利弊,不偏袒任何一方。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衡器。衡器是用来称量物品的工具,需要掂量物品的重量才能确定其真实价值。因此,掂衡的行为成为了比喻思考问题时需要全面权衡利弊的象征。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在做决定时总是能够掂衡利弊,不偏不倚。2. 在做决策之前,我们需要掂衡各种因素的利弊。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掂衡”的动作与思考问题时全面权衡利弊的行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思考、权衡相关的成语,如“权衡轻重”、“斤斤计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在做决定时要掂衡利弊,不偏不倚。2. 初中生:在考虑是否参加社团活动时,我需要掂衡时间和兴趣的权衡。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需要掂衡自己的兴趣和就业前景。4. 大学生:在做决策时,我们应该掂衡各种因素的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

拆字解意

掂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