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鱼上冰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àngbīng

鱼上冰

拼音yú shàng bīng

注音ㄧㄩˊ ㄕㄤˋ ㄅ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鴈来。” 郑玄 注:“皆记时候也。” 孔颖达 疏:“鱼当盛寒之时,伏於水下,逐其温暖,至正月阳气既上,鱼游於水上,近於冰,故云鱼上冰也。”后因以“鱼上冰”代称正月早春时令。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张文潜惠寄》:“君行鱼上冰,忽復燕哺儿。”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处境尴尬,难以自处。

详细解释

  • 比喻人或事物在不适合的环境中处境艰难,感到尴尬和不安。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陌生或不熟悉的环境中感到局促不安,无所适从的情况。

故事起源

  • 相传,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明代作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富商家的女儿嫁给了一个贫穷的书生。书生生活贫困,无法供给妻子衣食,只好到冰上捕鱼为生。有一天,书生在冰上捕鱼时,突然看到富商家的客人来了,他感到非常尴尬和难堪,因为他不愿意让人看到他如此贫苦的生活。这个故事因此演变成了成语“鱼上冰”,用来形容人在不适合的环境中感到尴尬和不安。

成语结构

  • 主语+上+冰

例句

  • 1.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感到像鱼上冰,不知道该怎么办。2. 他在面试时紧张得像鱼上冰,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3. 小明第一次演讲,站在舞台上害羞得像鱼上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鱼上冰”形象化为一条鱼在冰面上摇摇欲坠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尴尬、不安相关的成语,如“目不识丁”、“目瞪口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第一次参加比赛,站在舞台上感到像鱼上冰,不知道应该怎么表演。2. 初中生:换了新学校,刚开始的几天我感到像鱼上冰,不知道如何与新同学交流。3. 高中生:面试时我紧张得像鱼上冰,回答问题时思绪纷乱。

拆字解意

鱼上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