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贼作父
拼音rèn zéi zuò fù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rèn zéi zuò fù ㄖㄣˋ ㄗㄟˊ ㄗㄨㄛˋ ㄈㄨˋ
认贼作父(認賊作父)
◎ 认贼作父 rènzéizuòfù
[take the foe for one’s father] 把仇敌认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
基本含义
- 指对罪恶的人或势力表现出忠诚和效忠,将其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和依从。
详细解释
- 认贼作父是由“认”、“贼”、“作”、“父”四个字组成。其中,“认”表示接受、承认,“贼”指的是坏人、罪犯,“作”表示行为、表现,“父”表示父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对坏人或罪犯表现出忠诚和效忠,将其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和依从。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对坏人或罪犯表现出过分忠诚的人,或者形容某些人对不道德的行为采取纵容态度。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屈原的政治家。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但由于他的忠诚和正直,引起了其他官员的嫉妒和恐惧。他们诬陷屈原与敌国勾结,导致屈原被赶出楚国。后来,楚国被敌国攻陷,屈原非常伤心和失望,最终选择投江自尽。屈原的忠诚和正直被后人传颂,而“认贼作父”也成为了对背叛忠诚的人的警示。
成语结构
- 主语+认贼作父
例句
- 1. 他竟然认贼作父,对一个罪犯如此忠诚,真是令人费解。2. 他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竟然认贼作父,对不义之人心甘情愿。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屈原被赶出楚国后,他的忠诚和正直遭到背叛,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这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认贼作父的含义,并且记忆更加深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屈原的故事和其他相关的成语,例如“忠诚”、“正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认贼作父,帮助了一个坏人,这是不对的。2. 初中生:他们竟然认贼作父,对那个罪犯如此忠诚,真是令人无法理解。3. 高中生:他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认贼作父,对那个不义之人没有一点警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