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踏门在词典中的解释
mén

踏门

拼音tà mén

注音ㄊㄚˋ ㄇ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登门。 宋 黄庭坚 《答玉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诗:“异时踏门闯白首,巾冠欹斜更索酒。”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好是奇怪,娘见了三个秀才踏门,怎生便教看酒。”《孽海花》第二二回:“你吓跑了总宪大人,明儿个都察院踏门拿人,那才要紧呢!”

基本含义

  • 指踩着门槛,进入别人的家中。比喻侵犯他人的权益或侵入他人的领域。

详细解释

  • 踏门成语源自于古代礼仪,门槛是家门的边缘部分,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踏门行为被视为不礼貌和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因此成为了贬义词语。在现代用法中,踏门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无视他人权益,擅自闯入他人领域。

使用场景

  • 踏门一词常用于批评某人侵犯他人权益或越过底线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侵犯隐私、非法入侵、越权等场景。

故事起源

  • 关于踏门的故事起源较少,但与古代礼仪有关。在古代,踏门被视为对他人家庭的不尊重和侵犯,因此被视为一种不良行为。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毫不顾及隐私,直接踏门进入了我的房间。2. 这家公司侵犯了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被指责踏门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自己踏门进入别人家中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同时,也可以结合相关的故事或图片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侵犯他人权益、越过底线相关的成语,如“践踏底线”、“触及禁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总是踏门进入别人的房间。2. 初中生:那个学生侵犯了老师的权益,越过了底线,被批评了一顿。3. 高中生:政府部门的踏门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批评。

拆字解意

踏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