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拾唾余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tuò

拾唾余

拼音shí tuò yú

注音ㄕㄧˊ ㄊㄨㄛˋ ㄧㄩ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拾餘唾 ”。同“ 拾人涕唾 ”。 清 袁枚 《再示儿》诗:“书经动笔裁提要,诗怕随人拾唾餘。”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论文辨伪》:“然出老生常谈,尽人所知,毋庸拾餘唾也。”

基本含义

  • 指被人唾弃、嘲笑后仍能在众人面前昂首挺胸,不受影响的坚强心态。

详细解释

  • 拾唾余意为收集他人的唾沫,表示被人轻视、嘲笑,但仍能保持自尊自强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不受外界负面评价的影响,保持自信和自尊。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遭受困难、挫折和嘲笑时能够坚强地面对,不屈不挠。可以用于鼓励他人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境。

故事起源

  •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一则故事。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他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和轻视。有一次,公孙丑在大街上被人们唾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昂首挺胸地走过去。孟子看到后很欣赏他的坚强,就用“拾唾余”来形容公孙丑的态度。

成语结构

  • 拾唾余由三个字组成,其中“拾”表示“收集”,“唾”表示“唾沫”,“余”表示“剩余”。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能够从别人的唾沫中收集到剩余的力量,并保持坚强的心态。

例句

  • 1. 尽管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一直拾唾余,坚持不懈。2. 虽然受到很多人的嘲笑,但她拾唾余,依然选择了追求自己的梦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被人唾弃的场景中,但他并不气馁,而是收集那些唾沫,并保持坚强的心态。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拾唾余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于坚强心态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尽管被同学嘲笑,但他拾唾余,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2. 初中生: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拾唾余,勇敢面对困难。3. 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拾唾余,坚持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即使受到失败的打击,我们也要拾唾余,不断努力向前。

拆字解意

拾唾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