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壁桌在词典中的解释
zhuō

壁桌

拼音bì zhuō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拼音:bì zhuō

    解释:靠墙壁安置的桌子,较多见的有琴桌和供桌。《长物志》:“壁桌长短不拘,但不可过阔,飞云、起角,螳螂足诸式,俱可供佛……”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才能或学问隐藏在心中,不愿意展示出来。

详细解释

  • 壁桌,古代指放在屋壁上的桌子,可以收纳文房四宝。比喻人的才能或学问虽然有,却不愿意展示出来,隐藏在心中。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才华、有学问的人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或学问,保持低调。

故事起源

  • 据说,唐代有一个名叫黄巢的诗人,他才华出众,但却不愿意在官场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被人戏称为“壁桌”。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是个壁桌,虽然才华横溢,但从不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2. 她虽然很有才华,但总是保持低调,是个真正的壁桌。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壁桌这个词语的意象,想象一个桌子被放在了墙壁上,无法被看到和使用。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壁桌”相关的成语,如“藏拙”、“埋没才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壁桌,虽然成绩很好,但从不在班级里炫耀。2. 初中生:她是个壁桌,虽然在音乐方面很有才华,但从不主动参加学校的演出。3. 高中生:他是个壁桌,虽然擅长写作,但从不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4. 大学生:她是个壁桌,虽然在研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但从不张扬自己的学问。

拆字解意

壁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