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愎
拼音yú bì
注音ㄧㄩˊ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愚昧而执拗。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 通 愚愎,将士不附。”
基本含义
- 指人愚昧固执,不听劝告,不改变错误的观点或行为。
详细解释
- 愚愎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愚指愚蠢、愚昧;愎指固执、顽固。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因为愚蠢而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劝告或改变自己错误的观点或行为。
使用场景
- 愚愎一词常用于批评那些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反思自己错误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顽固坚持自己错误观点的人。
故事起源
- 《论语·子路》中有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可谓愚愎可及也已。”意思是说有些人愚蠢却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卑微却喜欢独断专行,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愚愎可及的了。
成语结构
- 愚愎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人。结构为“形容词+人”。
例句
- 1. 他一直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真是愚愎不明。2. 她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总是固执己见,真是愚愎可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愚愎”与“愚蠢固执”这个含义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想象一个人顽固地握着愚蠢的观点不放,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其他与固执、执拗相关的成语,如“顽固不化”、“执迷不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一直坚持自己的错误答案,真是愚愎可笑。2. 初中生:她对待学习态度愚愎,从不认真听课,结果考试成绩一直不好。3. 高中生: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真是愚愎固执。4. 大学生:他对待感情愚愎不已,总是执着于一个不值得的人。5. 成年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愚愎,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观念,导致错失了很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