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胝
拼音pō zhī
注音ㄆㄛ ㄓㄧ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颇胝迦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皮肤粗糙、有皱纹。
详细解释
- 颇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皮肤粗糙、有皱纹。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医学术语,意为皮肤上有很多赘肉,由此引申为皮肤粗糙、有皱纹。颇胝一词常用于形容年纪较大、皮肤不再光滑细腻的人。
使用场景
- 颇胝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皮肤状况,特别是年纪较大或长期劳作的人。可以用来形容农民、工人等因长期暴露于风吹日晒中而皮肤变得粗糙、有皱纹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岁月留下的痕迹,比如形容一个人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老态龙钟。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句话:“颇胝、皴蹙、浮肿、涩藻、沉蔗、浮梗、涩胶、沉橘”。这句话描述了水的特性,其中“颇胝”形容水面上的浮萍。由于浮萍表面有很多小颗粒,所以形成了皮肤粗糙、有皱纹的形象。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她年纪虽小,但是因为长期在农田劳作,皮肤已经变得颇胝。2. 这位老人虽然年过六旬,但是他的精神状况依然健康,只是皮肤颇胝了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颇胝”的发音和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的皮肤上有很多褶皱,形成了颇胝的形象。可以把“颇胝”与“皮肤粗糙、有皱纹”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皮肤相关的成语,比如“皮开肉绽”、“皮相”等,以丰富词汇量,并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奶奶的手很颇胝,因为她经常做家务活。2. 初中生:这位老师皮肤颇胝,但是他的精神状态很好。3. 高中生:这位演员虽然年纪不小,但是他的皮肤依然光滑,没有颇胝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