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滞
拼音yú zhì
注音ㄧㄩˊ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愚笨迟钝。《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至於四时之祀,或有不临,池苑之观,或有仍出,臣之愚滞,私不自安。”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寻兹失所起,良由作者情多忽畧,识惟愚滞。” 清 曾国藩 《翰林院庶吉士莫君墓表》:“听者虽愚滞未尝不怡,如旱苗之得膏雨也。”
基本含义
- 愚昧而迟钝,缺乏智慧和灵活度。
详细解释
- 愚指愚笨、愚昧,滞指迟钝、不灵活。愚滞形容人思维迟钝、反应迟缓,缺乏智慧和灵活度。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在思考、行动上迟钝、不灵活,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智商低下或思维僵化。
故事起源
- 暂无明确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形容词
例句
- 1. 他虽然勤奋,但是愚滞的头脑限制了他的发展。2. 这个项目的进展一直很慢,主要是因为团队中有几个愚滞的成员。3. 他的愚滞行为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
记忆技巧
- 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记忆,愚指愚笨、愚昧,滞指迟钝、不灵活。可以通过与愚蠢和迟钝这两个词进行联系,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智慧和思维相关的成语,如聪明才智、机智过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愚滞行为让他在考试中得了很多低分。2. 初中生:那个学生愚滞地看着题目,完全不知道怎么解答。3. 高中生:他的愚滞举止引来了同学们的嘲笑。4. 大学生:那个愚滞的同学在课堂上总是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