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偬偬在词典中的解释
zǒngzǒng

偬偬

拼音zǒng zǒng

注音ㄗㄨㄙˇ ㄗ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急遽貌。 汉 王逸 《九思·怨上》“令尹兮謷謷,羣司兮譨譨”原注:“譨譨,犹偬偬也。言皆竞於佞也。”
    匆匆。匆促急迫貌。 明 王应遴 《逍遥游》:“十载青灯碌碌,三年墨綬傯傯。”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走时姿态端正、沉稳。

详细解释

  • 偬偬形容人行走时的姿态,指行走时身体端正、沉稳,不慌不忙的样子。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行走姿态,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举止端庄、稳重。

故事起源

  • 据说,偬偬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小说中有一位名叫王寿天的人,他行走时姿态端正,非常沉稳,所以人们就用“偬偬”来形容他的行走姿态。

成语结构

  • 偬偬是一个叠字词语,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

例句

  • 1. 他走路偬偬,一副举止庄重的样子。2. 她举止偬偬,给人一种很有气质的感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走路时姿态端正、步伐沉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将“偬偬”与“端庄”、“稳重”等词语进行联想,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举止、姿态相关的成语,如“举止失措”、“步履蹒跚”等,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走路偬偬,像个小绅士。2. 初中生:她走路偬偬,给人一种很成熟的感觉。3. 高中生:他举止偬偬,给人一种很有自信的气质。

拆字解意

偬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