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鹪螟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omíng

鹪螟

拼音jiāo míng

注音ㄐㄧㄠ ㄇ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传说中的一种小虫。即焦螟。鷦,通“ 焦 ”。《文选·张华<鹪鹩赋>》:“鷦螟巢於蚊睫,大鹏弥乎天隅。” 吕向 注:“鷦螟,微虫也。” 李善 注:“《晏子春秋》 景公 曰:天下有极细者乎?对曰:有。东海有虫,巢於蚊睫,再飞而蚊不为惊。臣不知其名,而东海有通者,命曰鷦螟。”按,《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作“焦冥”。
    (2).鹪明。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所患於其如碔砆之乱瑾瑜,鷦螟之似凤皇,凝冰之类水精,烟熏之疑云气,故令不谬者尟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虽小却非常精明机敏。

详细解释

  • 鹪螟是一种小型的昆虫,以其精明机敏的行为而闻名。成语“鹪螟”借用了鹪螟这个形象,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虽然体型小,但却非常聪明、机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小巧精明、灵活机敏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赞美某人的智慧和机智,也可以用来讽刺那些表面上看似无害却实际上心机很重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鹪螟”最早出现在《诗经·周南·桃夭》中的一篇诗中:“鹪鹩巢于彼,嘉宴悦以止,鹪鹩之子,俨如也。”这首诗描写了一只鹪鹩在美丽的桃树上筑巢,并以此为喻,形容人或事物小而精明。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即“鹪”和“螟”。

例句

  • 1. 他虽然个子矮小,却是个鹪螟之才。2. 这个小女孩机智过人,真是个小鹪螟。3. 虽然工作经验不多,但他的聪明才智让他成为公司的鹪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鹪螟的形象与聪明、机智的特点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只小小的鹪螟,却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况,展现出超乎想象的智慧。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鹪螟的生态习性和特点,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聪明伶俐”、“机智过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虽然个子小,但他的智慧就像鹪螟一样聪明。2. 初中生:小红在班级里虽然是个小个子,但她的机智让她成为了大家眼中的鹪螟。3. 高中生:尽管他年纪轻轻,但他的聪明才智让他成为了学校里的鹪螟。4. 大学生:虽然他刚刚毕业,但他的聪明才智让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鹪螟的本领。

拆字解意

鹪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