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乌托邦
拼音yíng píng wū tuō bā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荧屏乌托邦是指存在于电视荧屏中的美好生活。他们生活、爱情美好,让屏幕外的人,羡慕嫉妒恨。
房价昂贵、物价上涨、不安全感在增强……这些都是无形的压力,压在人们的身上,荧屏在转移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注意力的同时,也把人的欲望、理想、爱情放到一个筐里,揉捏一番后呈现出来,让人们意识到,生活还是可以旖旎一些、放松一些的。
荧屏对生活的敏锐观察,现代人的新鲜观念、生活方式、艺术审美等等,均在屏幕中有比较到位的释放。社会和家庭对于如何排解人们的积郁显得办法不多,荧屏具有“治愈”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荧屏乌托邦是纯粹奔着娱乐而来的,它几乎看不到一点批判的成分。
特点
1、金钱就是纸,当你想用的时候,随手一抽它就有;
2、美女就是菜,她就在你的面前,随便你点;
3、生活的压力就像空气,把别人包围的严严实实,而你却生活在真空中,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4、爱情就像买卖,你可以面对它左挑右选;
典型
《男人帮》剧中顾小白、罗书全、左永邦这三个中年男人,每一个都显得无所事事,仿佛每天的工作就是对付路上的艳遇和找上门来的美女,谈情说爱成了剧中男主角们最重要的“事业”,这让现实中每天上班时忙碌焦虑、下班后灰头土脸的中年男人们情何以堪?
现实与非现实的交织混淆,辅以轻松的情节和幽默的台词,让《男人帮》成为男性观众的荧屏乌托邦。
基本含义
- 指通过电视、电影、互联网等荧屏媒体所展示的美好幻想世界。
详细解释
- 荧屏乌托邦是由“荧屏”和“乌托邦”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荧屏”指代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体的显示屏,而“乌托邦”则指一个不存在的理想社会。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通过荧屏媒体所展示的美好幻想世界,暗示这种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于媒体所呈现的虚幻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可以用于讨论电视节目、电影、网络游戏等媒体对人们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
故事起源
- 荧屏乌托邦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小说中,鲁迅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幻想世界,暗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不公平。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描述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
- 荧屏乌托邦是一个由名词和名词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整天沉迷于荧屏乌托邦,对现实社会毫无兴趣。2. 这部电影展现了一个荧屏乌托邦,让观众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世界中。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荧屏乌托邦”与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体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一个荧屏所展示的理想世界中,感受其中的美好与幻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乌托邦的概念和历史背景,以及现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也可以探讨人们对于荧屏乌托邦的追求是否有积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看动画片,里面有很多美丽的荧屏乌托邦。2. 初中生:有些同学整天沉迷于手机游戏,沉浸在一个荧屏乌托邦之中。3. 高中生:电视剧中的荧屏乌托邦让我对现实社会感到厌倦和失望。4. 大学生: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荧屏乌托邦,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考,不被虚假的幻想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