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塞耳偷铃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iěrtōulíng

塞耳偷铃

拼音sāi ěr tōu lí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sè ěr tōu líng ㄙㄜˋ ㄦˇ ㄊㄡ ㄌㄧㄥˊ

    塞耳偷铃 

    ◎ 塞耳偷铃 sāi ěr-tōulíng

    [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 塞住耳朵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常作“掩耳盗铃”

基本含义

  • 自欺欺人、自作聪明,做出明显错误的行为,却自以为聪明。

详细解释

  • 塞耳偷铃是一个比喻,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塞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偷了一只铃铛,想要逃避被发现的可能性。然而,他不知道自己偷铃的声音通过铃铛传到了他的耳朵中,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成语“塞耳偷铃”就是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聪明,却做出明显错误行为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自作聪明、自欺欺人的人。可以用在各种场合,比如教育领域、工作环境、社交场合等,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要谦虚谨慎。

故事起源

  • 关于塞耳偷铃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刘向所著《新序·史记索隐》中的《韩信点兵》一则。其中记载了韩信的故事,韩信是刘邦的重要将领。故事中,韩信被派去检查部队,他听说敌人有人在暗中偷听他们的军事计划,于是他塞住自己的耳朵,然后故意说出错误的计划。结果,敌人确实派人偷听,听到了错误的计划,认为自己有了胜算,结果被韩信成功击败。这个故事成为了塞耳偷铃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式为“塞耳偷铃”。

例句

  • 1. 他明明知道这个方法是错误的,却还要去尝试,真是塞耳偷铃。2. 不要以为自己聪明,做出塞耳偷铃的行为会带来更多麻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塞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偷铃,但不知道偷铃的声音会通过铃铛传到他的耳朵中,最终暴露了自己。这个画面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以为老师不会发现他偷看了答案,但其实这是塞耳偷铃的行为。2. 初中生:他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的,却还要去尝试,真是塞耳偷铃。3. 高中生:别以为你聪明,做出塞耳偷铃的行为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4. 大学生:在考试中作弊是塞耳偷铃的行为,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学习能力,还会破坏整个教育环境。

拆字解意

塞耳偷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