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漫渎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n

漫渎

拼音màn dú

注音ㄇㄢˋ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漫涧水 与 渎谷水 的并称。《文选·潘岳<西征赋>》:“行乎 漫 瀆 之口,憩乎 曹阳 之墟。” 李善 注:“《水经注》曰:‘ 槖水 出 槖山 ,北流出谷,谓之 漫涧 ,与 安阳溪 水合,又西经 陕县 故城南,又合一水,谓之 瀆谷水 。 漫涧水 北有 逆旅亭 ,谓之 漫谷客舍 。’” 吕延济 注:“ 漫 瀆 ,涧水名。”

基本含义

  • 指对神明、圣物等进行不敬或亵渎。

详细解释

  • 漫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漫”意为随意、任性,第二个字“渎”意为侮辱、亵渎。漫渎的基本含义是指对神明、圣物等进行不敬或亵渎的行为。这个成语强调了对神圣事物的尊重和敬畏。

使用场景

  • 漫渎通常用于描述对宗教信仰或传统文化的不敬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尊重宗教、不尊重传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漫渎来形容对他人的重要物品或价值观的不尊重。

故事起源

  • 漫渎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其中记载了周公对于祭祀仪式的规定。在古代,祭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宗教仪式,人们对神明和祖先进行祭祀以示敬意。漫渎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祭祀仪式的尊重。

成语结构

  • 漫渎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漫”和宾语“渎”组成。

例句

  • 1. 他的言行漫渎了我们的祖先,这是对我们家族的侮辱。2. 在这个宗教节日上,我们要严肃对待,不可漫渎神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漫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随意地对着神明或圣物进行不敬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漫渎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亵渎”、“不敬”等,以加深对于尊重和敬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尊重老师,不要漫渎他们的努力。2. 初中生:我们要珍惜传统文化,不要漫渎我们的祖先。3. 高中生:对于宗教信仰,我们应该保持敬畏之心,不可漫渎神明。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范,不要漫渎社会价值观。

拆字解意

漫渎词语造句